溶液次氯酸鈉的殺菌原理是什么?
2020-04-03 12:25:00
次氯酸鈉消毒殺菌原理:首先,次氯酸鈉消毒殺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過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氧[O],新生態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從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根據化學測定,次氯酸鈉的水解會受pH值的影響,當pH超過9.5時就會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而對于ppm級濃度的次氯酸鈉在水里幾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其過程可用化學方程式簡單表示如下: NaClO + H2O = HClO + NaOH HClO → HCl + [O] 其次,次氯酸在殺菌、殺病毒過程中,不僅可作用于細胞壁、病毒外殼,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帶電荷,還可滲透入菌(病毒)體內與菌(病毒)體蛋白、核酸和酶等發生氧化反應或破壞其磷酸脫氫酶,使糖代謝失調而致細胞死亡,從而殺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H2O (細菌蛋白質) 次氯酸鈉的濃度越高,殺菌作用越強。 同時,次氯酸產生出的氯離子還能顯著改變細菌和病毒體的滲透壓,使其細胞喪失活性而死亡。
次氯酸鈉會慢慢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而分解,在分解時每個次氯酸分子會吸收電子,達到殺菌目的,并解離出氫離子,氯離子與氧氣。
次氯酸鈉屬于的含氯消毒劑,就消毒殺菌而言,它還是具有明顯優勢的。次氯酸鈉一般由電解冷的稀食鹽溶液或由漂bai粉與純堿作用后濾去碳酸鈣而制得。病毒、細菌與霉菌都屬于"微生物",細胞膜表面布滿具有功能的表面蛋白,而次氯酸能夠搶得這些細胞表面蛋白的電子,使得表面蛋白被氧化而失去活性,微生物便無法攝取營養、及代謝,后停止分裂產生新細胞,進而達到滅菌的效果。